1、判断题 一明治元勋说:“最迫急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方面稍作准备,主要以朝廷之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浦港。”此语说明
[? ]
A.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B.明治维新的首要目的是建立海陆军
C.军事改革的目的是对外侵略扩张
D.明治维新的实质是变日本为军事强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在抓教育改革方面,肯花大力气、下大本钱,……尽管财源拮据,教育事业的经费却是最多。文部省经费在政府各省(部)中为最高。……日本迅速地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大批有文化的能够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潜在劳动力;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据万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教育》
材料二?这次改革不仅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而且冲击了封建文化,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顽固派无法扼制由维新变法开始的思想解放潮流。
——周可桢《维新派教育改革的特征及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治维新中教育改革的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教育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中教育改革措施的结局。(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制约近代中日两国教育改革成效的基本因素。(2分)
参考答案:
(1)措施:增加教育经费;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3分)
评价: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和科技、管理人才;但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2分)
(2)影响:奠定了近代教育体制的基础;促进了思想启蒙。(2分)
结局: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新政的其他教育改革措施全被取消。(1分)
(3)基本因素:政治变革成败;政府重视程度;(2分)
本题解析:(1)教育改革措施可根据材料一逐句概括,教育经费最多,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评价应包括积极和局限两方面,培养劳动力,造就科技和管理人才,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教育改革存在灌输忠君思想的局限性,封建色彩浓厚。(2)概括材料二,可得出其影响,奠定了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冲击了封建文化,有助于开启民智,促进了思想启蒙。因为保守派的阻挠,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绝大部分措施被废除,仅仅有教育方面的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3)对比材料一、二,日本有明治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却有顽固派的极力阻扰,政府的重视程度相当重要。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包括教育改革的内容,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他方面尤其是政治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道:“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材料中的“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
A.下级武士
B.大名和武士
C.广大民众
D.上级武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日本西乡隆盛曾公开说过“失之于欧美之物,
取偿于朝鲜、满洲之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明治维新的负面影响是(?)
A.保留了君主专制政体
B.保留了思想上的盲从
C.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D.保留
了封建剥削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