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B是朱熹等人的观点;CD是明朝李贽的观点。因此选A .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②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③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④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
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③哲学范畴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向外追逐客观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恢复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强调的是人的德行修养在于不断地改过,从而做新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15世纪,我国传入欧洲的重大发明,对其冶金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火药
B.罗盘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理解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由封建制时代走向资本主义时代各自所起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故选D。ABC项都是理学家的目的,但是都不是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因而是错误的。
点评: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其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四国必要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宣言》中的“联合国家”成员是指
A.中、美、英、苏四大国
B.《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
C.轴心国除外的所有国家
D.《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