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历史上进行过多次选举制度改革:
1832年选举改革法,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该法实施后,城市和乡村共新增选民约20万人。
1867年的改革中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资格,重新调整了某些议席的分配,使一些工人贵族拥有了选举权。
1884年改革统一了城市与乡村选民的财产资格标准,城市工人也有了选举权。
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男性公民从21岁起,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此外还降低了居住资格及收入限制,同时还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但仍规定了部分人可以享有复票权。
1926年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1928年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1948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和大学选区的“复票制”,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现代选举制度中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选举才真正较为完整的确立起来。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7分)
(2)纵观英国议会改革的历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8分)
参考答案:(1) 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影响: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促使英国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4分)
(2)财产资格的限制逐步取消;居住资格的限制放宽;妇女逐步取得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或男女性别的限制取消);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利(或废除投票中的复票权);选举区选民人数与议员人数的划分日趋公平。(8分,任答4点即可)
本题解析:(1)这一题的背景和影响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只要所学理解并记忆,不难答出。
(2)根据材料中的“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和“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所以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而全面的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表现包括( )
①一党专政
②特务统治
③领袖制
④“文化围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训政”开始后,国民党逐步建立起一党专政的统治,1932年前后大力发展特务组织,1938年确立了领袖制,此外还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围剿”,因此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造。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给国家带来真正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大发展,使工人组织的队伍迅速壮大。……与此同时,工人的素质和组织程度也大为提高了。较前更为复杂、精密的机器设备需要劳动者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当时,一些国家在推行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同时,各种工人组织也逐渐建立起来。……(工人)由工会出面与资方交涉,尤其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合法地参加竞选国会评议员。当时,此伏彼起的罢工运动经常发生,绝大多数罢工提出的要求……诸如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工资、缩短工时、劳动保护、工伤赔偿、保护女工童工等。
——《世界近代现代历史30讲》
请回答:两段材料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上述材料反映了国际工人运动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的变化情况。
材料一说明,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采取了政治斗争的方式,具体要求就是取得普选权,这足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是一致的,因为当时的工业资产阶级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要求普选权和参与政权;材料二则反映了19世纪晚期工人运动的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这是因为,当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促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同时,资本家开始调整策略,注意提高工人的素质和生产技能,增加社会福利,导致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由此可见,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方式是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
本题解析: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概况。回答本题时,应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作答。特别要关注经济发展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斗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斗争是抗日战争,答案选D,A B C三项战争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高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展,高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适合目前的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的诞生
B.“戊戌政变”内幕
C.“台儿庄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巴黎公社、戊戌政变、辛亥革命时期的人都已经不存在了。抗战时期的老人很多还健在,把他们的见闻记录下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