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指的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贾思勰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是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二?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到死方休……要一个一个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W·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六卷?材料三?广岛上9时14分还是生机勃勃拥有三十四万四千人口,到了9时16分就
损失了六万零一百七十五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四平方英里的城市文明,化为乌有……8月9日又再干一次,又毁灭了第二个目标城市(长崎)的三万五千人。
——W·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二卷
请回答
①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②结合史实简单评析你所列的观点。
3、判断题 下列经济政策或现象与汉武帝没有关系的
A?打击富商大贾? B 发展官营商业? C 盐铁官营制度? D 推行海禁政策
4、判断题 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经历过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时代,二者比较正确的是
①文明发展的支柱:前者工商业,后者农业
②主要生产力:前者人力为主,后者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
③政治制度:前者一般是专制统治,后者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④意识形态:前者人类精神开始觉醒,宗教迷信是主导,后者科学理性日益主宰人类意识形态思维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
|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
|
1953年
|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3个五年计划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955年
| 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200万人
|
1956年1月
| 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
|
1956年2月
| 143个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
|
1956年6月
| 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
|
1956年12月
|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A.公私合营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一定程度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