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二)
2020-01-29 00:36:25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美国记者托马斯*L*弗雷德曼在2000年12月15日的《时代》周刊上发表短评说:“美国的强大的真正力量,来自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由蠢才们运作的体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具体表现。 (3)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指出“天才们”设计了哪些制度?试述这些法律和制度体系如何促使美国的强大?
参考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分) (2)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吏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每点2分,共6分) (3)制度: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度(任意2点,每点1分,共2分) 作用:三权分立制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联邦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点2分,共4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相”在秦代表现为“丞相是百官之首,事无不总”,也就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机构;“群相”指的是唐代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兼相”指的是明代丞相制度废除后,由内阁兼理宰相职权,但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对“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和“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理解。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体现在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体现在公民通过抽签方式参政以及提供津贴保证参政等。 第(3)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制度”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比较容易答出;第二小问,可转化成“这些法律和制度”对美国强大所产生的作用是什么?这一问要和第一小问结合起来解答,即联邦制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保证稳定;共和制保证民主和平等;三权分立制度避免独裁,维护民主等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唐朝、明朝的制度?、丞相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黄金时代;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的理解。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任何制度都必须符合现实,并根据现实的变动而变动,而①②③④都符合这一特点。所以答案选A。 考点:政治文明的历程·各项制度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错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按阐述先后顺序为“习惯法—成文法—万民法”,《十二铜表法》能够得以颁布体现了平民所起的作用,在随着对外扩展的过程中,外邦人依然难以获得公民权,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据此分析可知①③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里克利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将军委员会为最高军事机关,由各部落首领担任,并推选一人轮流担任首席将军,并不是向所有公民开放,故②不正确;④“陶片放逐法”,是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并不完全有利于平民,故④不正确。综上,排除含②、④的选项,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的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的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就《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看,其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体现出基于习俗的法律精神
B.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俗
C.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D.是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并不能看出《十二铜表法》体现了基于习俗的法律精神和保留比较野蛮的习俗,排除A、B;也不能体现出《十二铜表法》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排除C。由材料“土地和房屋”“宗教”等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