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礼法并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天人合一”体现天人和谐;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人我和谐;C“民贵君轻”体现君民和谐;D“礼法并施”体现身心和谐。故选B。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以上是心学的观点;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这是程朱理学的主张;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这是两派共有的主张。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②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③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④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③哲学范畴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向外追逐客观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恢复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康熙即位时,清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有
①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
③沙俄势力侵入黑龙江流域?
④北部的突厥势力十分强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周桂钿先生认为,如果统治者的举措是正确的,具有进步性的,那么为其服务的统治思想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应该承认这种思想的进步性,根据此种观点应该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 D两项与材料观点不符。
点评: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经他的改造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规模不断扩大,由地方发展到全国;程度不断加深,由争取社会权利上升到争取政治权利;方式也有调整,由消极抵制到组织游行进行抗议。(9分)
(2)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出明确的目标;采取了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斗争方式,比较可行;运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分。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1)变化从材料一中“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和“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的信息可概括出规模不断扩大,由地方发展到全国,方式由消极抵制到组织游行进行抗议;从“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的信息概括出由争取社会权利上升到争取政治权利。
(2)作用可从马丁路德的领导作用、采取的斗争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果等角度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