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要求根据材料推测1676年清政府没有统计福建莆田增丁情况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正值三藩之乱,而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为三藩所控制,故无法统计,因此A项符合史实,B准噶尔叛乱发生在新疆,且时间与题中设定时间不符,C郑氏割据是在台湾,D大兴文字狱与增丁统计没有关系。
考点:清代国家的统一
点评:清代是古代中国继元朝之后疆域最为广阔的一个王朝,这与其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行为紧密相关,尤其是得益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杰出的封建帝王的政治行为和举措。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王朝一次次的丧失国土。中国的领土完整遭遇极大的破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教育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强化君主制度
B.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C.重创俄国势力
D.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E.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F.刺激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大陆还是盛行封建君主制,大革命的观念对欧洲的扫荡是法
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最重要影响,这使欧洲走上了追赶时代潮流的步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图是唐朝的鸿胪寺。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唐代的鸿胪寺主要负责对外交流,即类似于今天的外交部,所以其中可以经常看到外国使节,这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民族政策,故答案选A项。
考点:唐代的对外交往
点评:高考对唐代社会特征的考查经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成熟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②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宽容的文化心态;③开明的民族政策,较多的涉及到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④繁荣的经济,一般从均田制,两税法,草市的出现等方面切入,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加关注和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圣雄甘地》一书中写道:“为了追求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印度的解放事业,甘地拖着一双布满伤痕的脚走遍印度各地遥远的偏僻地区,访问成千上万个……村庄,生活在肮脏不堪的麻风病人和穷不堪言的贫民窟中间……身陷阴森可怖的监牢中。”下列各项,属于甘地的经历的有
①冒着生命危险调解教派争端 ?
②深入社会,唤醒民众?
③创建武装革命根据地?
④为了民族解放多次被捕入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