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伯恩斯在其撰写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在古代世界这三个相隔遥远的地区发生上述情况的相似背景是
A.社会变革剧烈
B.封建制度确立
C.人文主义盛行
D.农民起义爆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其中涉及人文主义的起源、百家争鸣的史实,根据所学,其发生的历史背景均是社会的转型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杨奎松教授把“大跃进”发动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你认为“民族悲情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近百年的屈辱发展历程
B.中美关系的破裂
C.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实现
D.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长期领先世界的优势地位,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1958年,新中国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了“大跃进”。本题应选A项;中美关系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改善,迄今仍未破裂,故排除B项;C项与发动“大跃进”运动无关,故排除;D项与题目中的“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无关,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前段时间有关“曹操墓的真伪”在国内各报争论得沸沸扬扬。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找一本有关记述曹操详细史料的历史著作阅读。在下列四本著作中,小明应当选择的著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史通》
D.《文史通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 )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错误,儒家思想引领学术潮流是在西汉以后;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学术下移;C项错误,只符合儒家思想;D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割据并非百家争鸣造成的,而是在于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到破坏,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