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位同学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
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成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 (?)
A.春风化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朝三暮四 君子之交淡若水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春风化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该组织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请回答:
(1)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2)试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1)①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正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立场。在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长达13年的谈判过程中,我国政府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③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原则。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的“双赢”协议,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政策原则。
(2)①它将有效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交往,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②推动我国在WTO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参与WTO规则的制定,保障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③扩大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高考历史难点全解:难点23 新旧中国国际地位的反差
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中国在国际上一直处于弱国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人民政府开展积极的外交工作,外交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第一问,主要把握、理解我国对外政策的实质、基本立场和平等互利原则,解答第二问,主要了解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两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表明:
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②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③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诞生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确立⑤新中国建立的条件完全成熟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对教材的理解,①②③④⑤全部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张礼法并用
D.提出“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A是孟子的主张B是孔子的主张C是荀子的主张D是董仲舒的主张,所以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