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沃土中,以下不是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的是
A.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B.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A项“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B项“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C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是: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D项“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是说秦始皇施用严刑酷法,臣民不敢进谏。A、B、C项都体现了“仁义”、“和谐”的思想。故选D。
点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它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国际上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交往是人类创造文明中的重要活动。下列关于文明交往总体趋势的论述最为恰当的是
[? ]
A.单向直线
B.双向互惠
C.多向互动
D.共存共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与隋杨帝具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民生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杨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下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丁男不供(不足),始役妇人”。
材料二?贞观八年,太宗谓待臣曰:“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已来,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科差: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即朕所赐。向使朕科唤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
(1)概括材料一中隋杨帝在过度役使民力方面的史实,据此分析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产生的影响。(6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与隋杨帝的不同之处,他在发生政策方面的特征是什么?由此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哪些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史实:营建东京(洛阳);开凿大运河(或通济渠)。(4分)
影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加剧了统治危机。(2分)
(2)不同:存百姓(或以民为本)。(2分)
特征:轻徭薄赋,劝课农桑(4分,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影响: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4分,只回答“贞观之治”得2分)
本题解析:(1)“史实”: 提炼材料信息“营建东京”,“开通济渠”可得出答案:“营建东京(洛阳);开凿大运河(或通济渠)”。“影响”:联系所学隋亡原因“兵役沉重:远征高丽战败;徭役沉重:营建东京(洛阳);开凿大运河,赋税沉重,农民流离失所”即可得出答案:“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加剧了统治危机”。
(2)“不同”: 提炼材料信息“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科差: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可得出答案;“存百姓(或以民为本)”;“特征”:对比两则材料信息, “营建东京”,“开通济渠”; “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科差: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可得出答案;“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影响”: 联系所学贞观之治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最外围,一切经济活动也都是按这一逻辑来进行的。”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是
A.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扩张进程
B.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
C.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世界蔓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一资本积累、竞争和利润最大化,已经从意识上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可以分析的出是D项正确。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在全球的扩张。A项中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材料并未体现;BC项错误,国际金融资本和信息与生活方式等材料也未体现。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的趋势。在新航路开辟之后雏形,后来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逐步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但是全球化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趋势。此外,全球化的影响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三十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不能说明(?)
A.科技改变生活
B.文化多元化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改革开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D.科技发展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