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理清材料基本信息,“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强调的是遵循天道的统治者能够国泰民安,违反天道的统治者则会使天下大乱,故统治者的英明之处在于顺应天意、利用天道来统治百姓;这恰恰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因此本题只有D项符合题意。而B项是法家思想,A、C两项都没有在材料中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孟子思想中关于人性问题的主张中提出了人性本善,而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了人性本恶,主张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所以选A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孟子、荀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五代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持有这一主张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弟子规》中的“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 )
A.孝
B.节
C.悌
D.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弟子规》”、“见未真,勿轻言”、“事非宜,勿轻诺”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相关内容。进一步比较、分析,不难判断出,这体现的是封建伦理纲常“三纲五常”中,“信”的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