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纂修族谱”是为了维护宗族关系,而“尊崇人伦”是理学的一个核心观点,“纂修族谱却以尊崇人伦”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不论名门望族还是寒门小姓都把理学作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另外几个选项是和材料主旨无关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AB项分别是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宋明理学家的新认识”不符,故排除;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家的人性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主义和因信称义都重视并维护人的本能,都可以作为西方“不禁人的本能”的依据。而民贵君轻、天人感应、致良知与“禁本能”无关。因此A、B、D均不符合题意。只有“存天理、灭人欲”最能体现“禁本能”的观点。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宋明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无为而治
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C.“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无为而治为道家思想,仁政为孟子的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为陆王心学的内容,万物皆只有一个理为二程的主张,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二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
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
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出自《论衡·效力》,描述了士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意思可形象的理解为:那些贤能之士一到了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他们离开齐国后,齐国立马变的弱小了,当他们一心为赵国效力时,赵国的一切就变得很完善,而当他们不想为魏国出力时,魏国就会元气大伤。这一切足可见士的重要性。可见,B正确;ACD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贤能之士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