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时间限制“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即1949—1957年,“改革开放20多年”即1978—1998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在于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C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不是两者的共同点原因,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 ]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沿海地区近代以来,尤其是最近20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自然环境优越,经济活动承受力强;②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大;③交通、通讯发达,国内外联系便捷;④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企业集中;⑤近代以来,沿海地区文化、教育较发达,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集中,人们有较强的经营理念和经济活动能力;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有利于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发展的环境;⑦国家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制定了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⑧沿海地区市场经济发育比较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⑨利用劳动力优势和侨乡的优势,抓住了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机遇。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跨学科综合题。旨在考查考生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作答时应着重从自然和社会角度梳理知识,不仅从近代,还从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因素去综合分析。作答时,注意把握角度和方面,掌握一般规律和分析方法。可从自然环境、人口、市场、交通、通讯、基础、资金、文教、劳动力和政策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 ]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人们彻底认识了文革的错误
D.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9年11月,安徽小岗村村主任沈浩去世,胡锦涛总书记致慰问电。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率先
A.撤销生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土地私有制
D.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秘密签订协议实行土地承包给个体家庭经营的模式,这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是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所以答案选D,A B两项与小岗村的改革不符,C项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公有制。
点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