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史料鉴别能力。A项《汉书》记载,属正史内容,可信度较高,但《汉书》中对秦史的记载也是后世人据前朝史料研究所得;D项秦简是当代人记当代史,更可信,且秦简为历史文物,应为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A、C两项均为二手史料,而B项传说不一定符合历史原貌。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
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其代表人物之一陈独秀认为:“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西洋的法子”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中国的法子”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他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点评:关于新文化运动,还可以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实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是
A.洋务近代军用企业
B.洋务近代民用企业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率先采用机器生产。故选A。B项是在19世纪70年代;C项是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D项是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强化自然经济
C.造成中国的日益落后
D.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其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小农经济,所以A B C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海禁”与“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实行的消极对外政策,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其客观原因,但是其消极影响远远超过其所起的积极作用,其中最大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人为地切断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明清兴起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壮大,最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世界和受西方殖民国家的残酷侵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花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B.中国完全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外向型农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
D.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说明由于洋货价廉物美,竞争力强,导致土布土棉滞销,故C项正确。BD两项没有反映土布土棉销量下降的情况。材料主要说的是外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的情况,并未说明外国向中国征购原料的情况。
考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
点评: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另一个方面中国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主要是洋务工业和民族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