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
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
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落后国家、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据此排除C,1933年的美国不属于落后国家;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90年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都属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题作用和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有悖于材料所述的核心思想。再分析A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国家落后,近代化的历程刚刚起步,清政府企图通过这些措施发展经济,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挽救晚清王朝,符合题干的中心含义,是最佳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牛军在《论1945年至1955年中国外交的“内向性”》中说:“为了改善与周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接国家的边界问题的政策、处理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中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政策、以及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的确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迅速扩展,到1955年的□□□□达到了最高潮。”文中的“□□□□”应该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时间“1955年”,由此判断是万隆会议,故选B项。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排除A项;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是2001年,排除C项;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是1971年,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卢梭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启蒙推动下降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谁? 书中体现了什么思想?(4)
(2)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4)?
(3)指出材料二作者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哪些?(6)?
参考答案:(1)莎士比亚。
(2)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3)人人生而平等、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说。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本题考查的基础的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要看清题干所问的问题,要用书面语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 (? )
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
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理解“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含义分别是:“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和“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毛泽东说的“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意思是世界形势的改变迫使尼克松改变美国的对外政策,当时由于美国势力相对下降和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地位,被迫改变外交政策,与中国关系正常化。故选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项错误;B项错误,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D项错误,中国当时是结盟的政策,与苏联还是处于同盟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