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2、判断题 下面为1978~2006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广大人民的愿望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判断题 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
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
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
4、判断题 《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
D.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①“多” ②“快” ③“好” ④“省”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