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中国近代某类企业发展示意图
(1)从图2中 A、B、C三个发展阶段中任意提取两个阶段,指出该类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把图2中的D段曲线图用黑色签字笔绘制出来。(2分)
参考答案:
(1)【示例一】A段。特征: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分)
原因:西方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利润刺激。(3分)
【示例二】B段。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分)
原因: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分)
【示例三】C段。特征: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2分)
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地推动;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分。答出两点即可)
(2)作图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段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段是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知识就可知三个阶段企业发展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阶段的熟悉程度和动手作图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退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族工业在十年间得到了更快的发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民族工业遭受了沉重打击;所以在画图中要注意这两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说法颠倒,应是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如秦朝焚书坑儒也是如此;C不对,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的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之说;D不对,这与题干“大一统”局面没有关系。
点评:本题属于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政治上的统一是因,思想上的统一是果。在解此类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四是解答此类题的基本主要有:①采取时间顺序的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国古代著名的南宋思想家陆九渊
A.属于心学的开创者
B.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C.认为人人都有良知
D.认为人是天地的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促成下表反映的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75年国民经济情况表
经济部门
| 总产值或收入
| 比上年增长
|
工农业
| 4504亿元
| 11.9%
|
工业
| 3219亿元
| 15.1%
|
农业
| 1285亿元
| 4.6%
|
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提出
D.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图片主要反映了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调整。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8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提出实行保护贸易,包括:制定奖励出口产品办法;统一对外贸易;在通商口岸设局管理等。下列对这一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B.受罗斯福新政的启发
C.利于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实现了主权独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体现政府重视和支持海外贸易,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依据时间1928年可知当时还没有罗斯福新政,当时的中国任然处于半值半封状态,所以A、B、D不正确,政府支持出口有利于扩展海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