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B.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C.把珠江三角洲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D.与英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说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广;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说明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所以①②正确;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始终起主导作用,④不符合史实。所以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自主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和影响。1950——1952年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此后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生产资料由农民个体私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土地公有制至今未变。挫伤了人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发展落后的因素恰恰是人民公社体制的发展。“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是在1960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因此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一浙江商人,1980—1992年间因做买卖三次入狱,又无罪释放,引起各方对其是否合法经营展开激烈争论。此事例不能说明( )
A.民营经济发展道路坎坷
B.改革开放初期立法滞后
C.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刻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