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北、水之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南、水之北
2、判断题 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更26岁来杭州,创办了广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81至1926年任院长。图为梅医师查房,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向梅医师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对相关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此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
B.反映出中国资本输出的时代潮流
C.这一经典医患关系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
D.上述材料反映出在近代中外文明的交融中西方文化被中国完全同化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做题)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
泰西之强,在其政体之善也。其言政权有三:其一立法官,其一行法官,其一司法官。立法官,论议之官,主造作制度,撰定章程者也。行法官主承宣布政,率作兴事者也。司法官主执宪掌律纠愆谬者也。三官立而政体立,三官不相侵而政事举。……今欲行新法,非定三权未可行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三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说的“制度局”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什么机构?(2分)其主要根据西方的什么学说提出此主张?(2分)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五?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材料四和材料五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分)与这两次政治制度变革相关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分)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4分)
4、判断题 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5、判断题 1958年,中共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