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考古学者徐旭生曾指出:“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以下考古研究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英国学者罗林生通过“贝希斯顿铭文”破解了楔形文字
B.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古代希腊遗址
C.中国近代学者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商史可信
D.中国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天文学方法认定武王克商之年
2、判断题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3、判断题 “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斯年此言的观点是:?
[? ]
A.?不应该补全史料?
B.?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
C.?不应该解释史料?
D.?应该坚持过去之说
4、判断题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 ]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医学家和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思想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在东汉时已经出现
5、判断题 《尚书?酒诰》记载“惟荒腼于酒,……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殷商各个时期墓葬的陪葬品,青铜食器多置于棺、椁之间,而青铜酒器多置于棺内。考古学者指出陪葬品距尸体越近,越具重要性。上述资料说明
[? ]
A.多元互证证实殷人是因好酒而亡
B.考古证据显示殷人好饮酒,但无法证明殷人是否因好酒而亡国
C.文献《尚书?酒诰》和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足以证明殷人好酒而亡
D.《尚书?酒诰》之说是周人借以自省,并不足以证明殷人好酒而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