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书法。依据所学可知,楷书字形方正,规矩平整,从题干中的两幅书法来看应属于楷书。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张颠没(殁)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要学习诗中“零陵沙门”的书法,应选择的书体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张颠是草圣,是草书的杰出代表人物,而“零陵沙门继其后”足以证明本题所要选择的书法字体仍然是草书,而本题的四个选项只有D项是属于草书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其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十进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以算筹为计算工具,珠算是在宋朝以后才出现的,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宋代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文明在文化领域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尤其是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因为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顼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科学文化“中学西传”的具体表现。(3分)怎样理解“这些大发明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4分)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具体表现:13世纪--14世纪初,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人欧洲。(每点一分,共3分)
理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使欧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三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每答对一点得一分,不超过3分;只回答“促使欧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最多得一分。)
(2)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回答理学对“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每点2分,共4分)。
(3)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回答,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我国我国四大发明中外传主要有: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分别如何推动欧洲发展的角度回答。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帮助资产阶级战胜了封建势力;促使欧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由“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可以分析出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由“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可以分析出理学的兴起对绘画的影响是使绘画更加注重意境。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本题主要分析李贽叛逆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解题前一定要明白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此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所以解答时可以从明朝中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来作答。如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思想上新儒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科学技术·宋元三大发明的外传及影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书法和绘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李贽思想的背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丹青就是绘画的意思,绘画也能读出诗意来,所以,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诗与画的本身就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所以本题选D,A、B、C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绘画的写意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