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2、判断题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为此观点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民主革命的胜利? B、全国一届人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决策
3、判断题 宪政是学术界的热门术语,中国学术界对它的推崇和研究可为炙手可热,其势头直追百年前的宪政风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作为舶来品,“宪政”一词何时在中文世界出现难证其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梁启超早在1899 年4 月《清议报》上发表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中已经使用宪政一词,至于是否属于最早使用尚有待考证。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的使用渐渐增多。
——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学关键词》
材料二? 今天(1940 年2 月20 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宪法去确认它。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政治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承认‘三民主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这表明
A.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有共同之处
B.中国共产党以承认三民主义为代价换取国共合作
C.中国共产党承认的应该是旧三民主义
D.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暂时放弃了自己的革命纲领
5、判断题 读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最大的理论贡献

A.提出了统一战线理
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
C.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路线
D.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