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广东新语》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贸易的哪些情形?(4分)结合世界经济趋势分析当时清政府外贸政策的危害。(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4分)并简要分析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中的经济状况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积极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情形:实行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外贸由官方垄断;丝织品出口量大(4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满分)
危害;扼杀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机会(2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2)变化:工矿业出口有较大增长;工矿业产品中机械制成品比例大幅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仍以手工制品为主(4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满分)
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4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满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外交成就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
积极意义:使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2分)
本题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洋船争出是官商”可知,贸易有官方垄断;“五丝八丝广缎好”可知丝织品出口量大;“十三行”可知,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仅开广州一口,十三行是具体管理机构;联系史实可知这一政策最终使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扼杀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机会。第(2)问,分析表格,从总量方面来看,不论是矿产、半成品还是成品,工矿业出口有较大增长;从手工和机制的比例来看,工矿业产品中机械制成品比例大幅提高;但是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仍以手工制品为主。原因可以联系课本中所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第(3)问,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联系史实可知其主要原因为,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外交成就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进)出口增多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都能加速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进程。
点评:注意分析比较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晚期,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背景:①旧中国的“开放”是被英国打败后,腐朽落后的清朝被迫进行的;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党中央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自主实行的。②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性质: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和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内容:①旧中国的“开放”是列强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进行经济侵略。②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影响:①旧中国的“开放”使中国丧失独立主权,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②今天的开放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因:①前者是处于封建落后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后者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独立自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之所以说邓小平“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因为这次谈话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号召
C.重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D.表达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
D.开放内陆城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因此选C。
点评: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特区特殊性的“实质”不是表现,故A、D可以排除。市场经济体制方针的确立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可排除。特区的实质在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故选B 。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上述观点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深化改革开放将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