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B.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判断题 经历战国、秦、汉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到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
B.它与其他各家思想糅合渗透在一起
C.它适应了专制制度的时代需要
D.它主张“仁政”“德政”“民贵君轻”
3、判断题 下列不属于《联合国宪章》宗旨的是?(?)
A.协调国与国间的行动
B.大国一致
C.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D.平等友好
4、判断题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5、判断题 (14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它)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尊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三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
社会物质基础
| 人物
| 代表作
| 核心观点
|
A
| 伏尔泰
| 《哲学通信》
| C
|
B
| 《论法的精神》
| 三权分立
|
卢梭
| 《社会契约论》
| 主权在民
|
材料四?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主要观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物质基础。(1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人的信仰的主要观点。(1分)
(3)填写材料三表格中ABC空缺的内容。(3分)
(4)运用材料一、二、三,论证材料四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