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代幕府制度日臻完善(幕府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特殊的制度,中央政府允许军政官员为了弥补正规官僚制度的缺陷和满足官员们个人实际工作的需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自主任用才识之士佐理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封疆大吏们在处理解决中外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时,都必须考虑到涉外因素,因此,幕府制度其内部结构所涉之职名、职能、具体管理方式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地方督抚对新型人才的引进直接导致幕府中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为洋务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据主导地位,督抚大员幕府的主要职能也便发生了重大改变,地处沿海及中原的督抚大员的幕府几乎成了主办经济和外交的衙门。
——摘编自王玥《试论制约晚清幕府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晚清社会的变动,幕府体制逐渐暴露其弊端。1907年清政府不得不进行政体改革,设幕职并分科治事,作为外官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将省级各衙门的幕友 (又称“幕僚”、“师爷”,是封建官僚延请的办理文书、刑名、钱谷等的佐助人员,是地方统治 者自行聘请的顾问、参谋和秘书)正式列入职官范围,而且对应中央新官制,设置了一些职能清晰、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幕职分科基本满足了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摘编自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
(1)根据材料概括淸朝前期和晚期幕府改革所选用人员的身份地位、佐理政务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变化:清朝前期幕府选用有才识之士佐理地方官员的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对地方官负责晚清幕府选用的有才识之士中引进新型人才幕友变为吏部正式备案的幕职,由对幕主个人负责转而对政府和国家负责并处理涉外事务。(9分)
(2)原因:专制统治的日渐消弱社会进步和社会变化带来的新的政务需求社会转型对军政事务的助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6分)?
本题解析:(1)清朝前期幕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自主任用才识之士佐理政务、军务及其他各项事务”,晚期幕府“地方督抚对新型人才的引进直接导致幕府中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新型人才增多,又因为洋务和外交已在幕府中占据主导地位”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清朝前期和后期幕府的变化。(2)近代前期随着中国逐渐的融入世界,民族危机的加深,需要应对的日常事务增多,对人才的需求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反映了中国古代

A.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
B.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
C.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D.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封建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从图片的信息来看,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君主专制应该是强化了。C D项图片反映的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梁启超在1902年4月《与夫子大人书》中,他直截了当对康有为说:欲“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日本以讨幕为最适宜之主义,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
梁启超自美洲考察归来后,……并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他说:“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排满革命,实行民主共和还为时尚早。”
——上述材料均摘自于《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遏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
(1)依据材料一分析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从主张革命到反对革命,由倡导民主共和到提倡君主立宪。(4分)原因:长期专制统治使国民素质低下:缺乏自治能力,缺少公共道德:中国社会现状下民主共和的时机不成熟。(5分)
(2)作用: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了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力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6分)
本题解析:(1)变化:由材料一中的“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满廷之无望久矣”和“并激烈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可知其思想变化。原因:由材料一中的“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和“实行民主共和还为时尚早”可以归纳出来。
(2)这一题材料只是提供了立宪派推动民主革命的表现和史实,回答这一题还需要结合所学去评价器作用,结合所学,不难知道:立宪派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了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力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针对台湾问题发行了一套纪念封(下图)。结合时代背景及图片涵义,请为其拟定一个贴切的标题

A.海峡两岸盼通邮
B.和平统一,反对台独
C.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80年代两岸民间往来、贸易交流、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其原因主要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两岸的共同利益等。再结合图片反映的“通邮”主题即可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纷纷建立。下图标识所代表的国际性组织的成立表明

[? ]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B.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C.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