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各项不能准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D.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A、B、C三项均是经济体制改革前的弊端;D项表述不妥,不能说土地所有制度不利于调动积极性,直到现在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依然是公有制。只能说是农村的经营体制,分配制度,生产方式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是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而非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本题主要是看选项所列是否形成对生产发展的障碍。A、B、C三项对生产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而D项中并非“农村土地公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据此也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变大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创办乡镇企业
D.改革国有企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开展于1958年,可排除;C项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与题中“包地包产”不符;D项是城市改革的内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通过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以及住房公积金等手段,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表明我国? (? )
A.已经成为完善的福利国家
B.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建立
C.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社会福利制度开始于西方世界,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失业、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以及住房公积金等手段确立,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是1950年—1980年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


从上表中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B.我国农村人口仍占多数
C.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落后于世界水平
D.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