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进行比较的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主要是学术上的观点自由阐发,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是针对诸侯国君的治国理念,故D项表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表4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70年代经济数据”,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表4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联邦德国
| 法国
| 意大利
| 英国
|
占世界GDP比重
| 1955年
| 36.33%
| 3.9%
| 4.5%
| 2.2%
| 4.9%
| 2.2%
|
17.5%
|
1976年
| 24.9%
| 6.8%
| 5.8%
| 2.8%
| 3.1%
| 8.1%
|
21.7%
|
A.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B.1955—1977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
C.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
D.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从图表中可见:1955—1977年间美国经济总体增速缓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发生了动摇、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以上几项都能从材料中看出,故都正确。日本虽为经济大国但还未成为政治大国,故选A项
点评:本题以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为切入点进行考察,另外还要关注欧洲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这也是常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3题)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时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A.三省六部的官员定期上朝议事
B.《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内容
C.安徽三庆班徽戏剧团进京献艺
D.工匠们在作坊中制作珐琅瓷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是明朝,三省六部制隋唐至宋时实行,C发生在乾隆末年,D珐琅器出现在清朝,故明朝时来中国的利玛窦只能可能看到《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书在南宋以后就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标准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1910~1919年
|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至少应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运动、教育的发展均会导致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其他的可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