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对外开放中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珠海 ②上海 海口 ③珠海 广州 ④汕头 厦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吹来十月的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
材料二:读下列两幅图片

(1)中国共产党人怎样对待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图一反映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
(2)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3)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1)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解放了人们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3)加强并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需要把历史背景与社会时事结合起来回答,考生三个步骤把握时代特征即可,它们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在三个小题目中,要注意答后者时不要与前者重复,重在写出理论创新的成果及历史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如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一类是“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D.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了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B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 二者并未执行特殊的民族政策,C经济特区没有行政自主权, D经济特区执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依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A C D三项均不是二者的共同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的创新,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是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再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科学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其核心内容不包括(?)
A.正确、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B.判断社会实践的标准
C.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D.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判断社会实践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指出了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BCD的表述均符合史实,而正确、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思想是中共80年代就已经完成的,不属于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内容。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