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仅没有解散,而且吸收更多的成员国,北约东扩,因此排除后选C。
点评: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角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4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2002年11月21日布拉格召开的北约高峰会议,达成了第二波的东扩。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D.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世界格局。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D。
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解体和多极化加强的历程。“冷战”的表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美苏争霸、多极化的表现等知识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命题多以图文材料设置情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判断和认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级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曾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的美国将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一一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克拉克所进行的战争应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两伊战争
D.中东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联合国军”司令官...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提供的关键信息,不难判断出是朝鲜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
A.1953年
B.1961年
C.1957年
D.1959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苏联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国力,于1957年7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A.1953年、? B.1961年和D.1959年,以上时间均不正确。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成功时间
点评:历史时间记忆的技巧。记忆时间也遵循着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规律,但实际教学中要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具体学习中,更多的做法是揭示时间特征,组织记忆材料,激发记忆兴趣。一是揭示单个时间数字的特点促进记忆;一是揭示不同时间之间相互关系特点促进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