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造纸和印刷业、船舶业、机器制造业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材料三】1914年到1919年间,民间机器工业有了重大发展,企业数字成倍增长,尤以纺织、面粉、电气、烟草发展显著。……纱锭由1914年的502700枚增至1919年的851032枚;织布机由1914年的2300台增至1919年2650台,1920年达到4310台。……面粉业从1914年至1919年新增64家,1919年达到实有企业99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区域分布和行业结构上的特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环境及社会角度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5分)
(3)1914-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它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带来什么影响?(8分)
2、判断题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①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② 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③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④“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
4、判断题 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
5、判断题 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作用和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美、加、墨投资上,各成员国均可从自由贸易区内获得经济利益?
②其建立促进了美、加、墨三国的经济发展,对三国经济发展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③加快了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④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组建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