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梁启超发表的《变法通议》等论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抨击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B.主张与外国商战
C.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
D.要求改变官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张与外国商战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中国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B.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C.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深厚的群众基础
D.是一股进步的、爱国的民族思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60—1899年主要侧重与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1902年—1904年主要学习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点评:近现代中国实现解放与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联系选修1中“戊戌变法”的内容进行分析;围绕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联系必修1中的“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来探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联系选修4中毛泽东的相关知识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内容;联系必修2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必修1中的“一国两制”,以及选修4的相关知识来说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本原因是
A.阶级基础不同
B.时代背景不同
C.国际环境不同
D.目标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两种思想是由不同的阶级提倡的,正是由于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阶级,所以他们的思想内容和最终目标截然不同,因此,阶级基础不同是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世纪晚期,梁启超曾经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后来又到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当时的“时务”的主要内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习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