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为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

A.战争使西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工业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
B.德国工业水平接近英国
C.战争带来了饥饿和灾荒,战火将村庄化为灰烬,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尤为惨重
D.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英、德、法三国1921年的工业生产水平低于1913年。由此可判断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2年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思说:“英日同盟虽然并不想策动日本政府走向极端,但必然引起的后果是使日本感到可以与远东的大敌一决雌雄。”?
---- 摘自《兰斯多思传》
材料二: 英法和解后,德国更感到英俄对抗的特殊价值。德国首相皮洛说,所有希望都系于他们所相信的英俄正在接近冲突。?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04半,法国驻英大使认为,英俄发生冲突,是一场大灾难,唯一得利的是德国。?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906年俄国外交大臣伊兹伏尔斯基说,巩固和英国的关系对俄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大国利益与我们在欧亚太陆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英国与日本结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4分)
(2)材料二中德国为什么希望英俄发生冲突?
材料三中法国人为什么又认为英俄冲突是一场灾难?
(3)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英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上述矛盾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如何?试根据材料和所学过的知识分析。
参考答案:(1)目的:让日本在远东牵制、打击俄国的势力。结果: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给俄国在远东的势力以沉重打击。
(2)因为英俄冲突有利于德国势力的发展,便利了德国在世界范围内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另一方面,由于此时英法已经和解,德国迫切希望英俄冲突,因为这样就排除了英俄结盟的可能性。
(3)因为法德矛盾十分突出,法国同俄国又是盟国,法国不愿意看到其盟国的力量抵消在同英国的冲突上而便利德国。
(4)由英日结盟对付俄国到英俄剑拔弩张,最后到倾向结盟,共同对付德国。
(5)英法俄结成三国协约,和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对抗,最终发展到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结合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三对基本矛盾来理解,注意利用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和立场等观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奥斯曼帝国,它的阿拉伯属地几乎全部为英军控制。英国占有中东的心脏地带巴勒斯坦面临三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是声称自己在此地有最大传统利益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法国,二是以魏兹曼为首的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者,三是以费萨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人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的一种现代社会政治思潮)者。为了对付这三个对手,1917年11月2日,在英军向巴勒斯坦迅速推进之际,英国政府正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必须清楚地理解,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社团的公民权利或宗教权利或其他任何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材料二?1918年11月,费萨尔和魏兹曼双双到达伦敦,以“阿拉伯人的好朋友”著称的T?E劳伦斯为阿、犹合作积极奔走┉┉1919年3月,《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在伦敦正式签订┉┉其中第3条款的内容是“在制定巴勒斯坦宪法和行政管理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应该保证英国政府1917年11月2日的宣言得以有效执行”。第4条款的主要内容是“所有应该采取的必须措施是,鼓励和促进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并尽可能地通过密集定居和精耕细作把犹太民安置在土地上。在采取这些措施时,阿拉伯农民和佃农的权力应该受到保护,应该帮助他们尽快地发展经济。”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犹、阿矛盾产生的原因,说明《贝尔福宣言》关于犹、阿矛盾解决方案的实质。(9分)
(2)据材料二回答,《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的签订是否有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并说明理由。你认为要实现犹、阿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怎样作为?(6分)
参考答案:(1)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因素、大国控制、历史因素(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实质:对阿、犹双方分而治之。为英军占领巴勒斯坦赢得政治上的话语优势。
(或答为英国插手该地区事物创造条件)(3分)
(2)答案一:有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因为协定的签订本身就已说明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有避免的可能。(2分)(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
答案二:无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因协定在合作问题上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方案,只是一纸空文。(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2分)
国际社会应有的作为是:积极促成两个民族的和解,摒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或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法国国歌《马赛曲》在俄国一度被禁止演奏。但1891年法国舰队访问俄国港口时,俄国乐队高奏《马赛曲》,连沙皇也破例脱帽向法国三色旗致敬。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B.英德矛盾激化
C.三国同盟的威胁
D.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
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根本原因”,A、B、D三项都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才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决定了其对外政策的扩张性。C正确。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