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快法制建设步伐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出台《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上海的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崛起,民主革命的政治中心,对外开放的标志。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现代化的缩影。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因为从头到尾都跟上海有关故应否定A项;改革开放最早是在广东故应该否定B项;红色摇篮是江西瑞金故应否定D;应该理解为从洋务运动的发昌机器厂到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意味着上海在中国工业现代化中的地位,而中共二大会址说明上海在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地位,随着浦东的开放说明上海在对外现代化的热潮中的地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
[? ]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图1?1975-2007年财政收入? 图2?1978年和2007年城乡结构
? 
图3?村民参加农村基层干部海选? 图4?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材料二 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隔近30年后,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从图1、图2中,你能提取哪些历史信息?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2)根据图3、图4,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时间开始了”与 “时间又开始了”的依据。
?
参考答案:(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原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对外开放。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3)“时间开始了”: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国从此走上独立、富强、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等。“时间又开始了”:国家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开始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主要是在于它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之前,农村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农民评工记分年终分配,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很难准确统计,因而必然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而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因此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