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本题考查的是两者“社会背景”的不同,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
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B.美德是知识存在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的充分条件
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D.知识能充实道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荣氏企业的百年发展史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破土而出
1896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广生钱庄。
1902年,在无锡创建保兴面粉厂,开始转向实业。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17亩地皮,60匹马力引擎,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
材料二?黄金时期
1915年,创办申新纺织厂。
1920年,筹建申新第三分厂,引进美国最新纺纱机25万锭,马达每机一只,发电机3200KW。
1924年,荣宗敬化妆成工人到日商丰田纱厂参观。次年春,申新宣布废除封建工头制。
1931—1932,申新三厂着力试办“劳工自治区”。
1932年,申新纺织系统共有9个分厂,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棉纺织资本集团。
材料三?萎缩重生
1938年,大部分毁于战火和掠夺,部分迁往后方发展。
1948年,陆续外迁海外发展,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1951—1955年底,在荣毅仁主持下,荣家在大陆的全部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1993年,上海棉纺22厂(原申新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荣宗敬幼子荣鸿庆创办)合资,建成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荣鸿庆出任董事长。迄今为止,它是上海棉纺织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产品95%外销。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勋《荣氏兄弟》等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荣氏企业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棉纺织资本集团”的有利条件。(4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业萎缩与重生的因素。(4分)
(3)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荣氏企业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利用工业革命成果,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一战外国资本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政府发展经济的措施(清末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新政,民国时期发展经济的政策);借鉴外企经验,注重自身的改革。(4分)
(2)萎缩: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与外国资本的掠夺,官僚资本的压迫;
重生: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4分)
(3)投资实业,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积极响应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中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有积极作用。(4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进美国最新纺纱机25万锭,马达每机一只,发电机3200KW”、“荣宗敬化妆成工人到日商丰田纱厂参观。次年春,申新宣布废除封建工头制”可以得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注重借鉴经验和自身改革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新政,民国时期发展经济的政策,一战外国资本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的因素也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1938年,大部分毁于战火和掠夺,部分迁往后方发展”可以得出1938年后荣氏家族的企业逐渐萎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国的侵略等是荣氏家族企业萎缩的原因。从材料“1951—1955年底,在荣毅仁主持下,荣家在大陆的全部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93年,上海棉纺22厂(原申新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荣宗敬幼子荣鸿庆创办)合资”可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荣氏家族的企业得到重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是荣氏企业得以重生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荣氏企业的百年发展史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因此,此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投资实业,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积极响应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中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有积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是
A.欧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概述一战前、二战后法国与外国结盟的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14分)
参考答案:①一战前与英、俄结为三国协约,以对抗德、奥、意三国同盟。(2分)原因:在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中,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十分尖锐。(2分)②二战后初期与美、英等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对峙。(2分)原因:战后初期,法国等西欧各国显著削弱,出现了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美苏矛盾加剧。(2分)③20世纪60年代,与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2分)原因: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欧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70年代以来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并超过美国。(2分)
本题解析:从法国的国家利益入手,说明一战前和二战后与外国结盟的情况。分析原因时要结合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