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分裂从根本上讲是
A.美苏“冷战”对峙的结果
B.雅尔塔体系的遗留问题
C.帝国主义挑衅的结果
D.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别造成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主要地点,美国与苏联分别支持建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朝鲜分裂也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C.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
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西方殖民扩张进一步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使其日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下列对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7世纪上半叶荷兰获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B.英国击败荷兰“无敌舰队”,取得海上优势
C.英国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D.英国在18世纪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优势,而非荷兰。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位于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商人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唱戏酬神的活动场所,为商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根据所学判断山陕会馆最早建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组织即商帮,商帮为了经商便利和加强同一地域商人之间的联系,特在别地集资设立会馆,题中所述现象即是如此,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与商帮出现的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会馆
点评:中国明清时期在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即是会馆。明清时期大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项,在后世又曾大规模增修或扩建的工程是
①?郑国渠? ②都江堰? ③赵州桥 ? ④长城 ? ⑤大运河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③两项在后世没有增修或扩建是比较明确的,②项容易误选,因为三国时蜀汉诸葛亮在成都附近的都江堰设置堰官,派专人护堰,但需明确的是设堰官派人护堰而非增修或扩建,故①②③都排除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