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遥这一趋势是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所反映的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③均是其面临的任务。但在政体的改革上两者都主张保留君主,应排除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须公布将来失其效力……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在国家权力的掌握上比幕府统治时期有何变化?(3分)
(2)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日本在政体上有什么变化?表现在哪里?(7分)
(3)在任用官员上,材料二的规定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则。(8分)
参考答案:
(1)国家权力由幕府将军手中转入太政官手中,削弱各大名权力,实行中央集权。
(2)由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表现:宪法规定设立帝国议会,由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议会闭会时,天皇的敕令也必须在下一次会议上被承认,否则便要宣布失效。
(3)材料一规定,只有亲王、公卿、诸侯可做一等官;材料二取消了这一限制。材料一依据的原则是封建等级;材料二依据的原则是资产阶级的法定资格。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问较易回答,“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国家权力由幕府将军手中转入太政官手中;第(2)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制定宪法之后,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第(3)问依据材料一的第四条和材料二的第十九条较易回答。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 ]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C.废藩置县
D.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中,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材料二 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奢侈,倾笔难尽……商人本来在社会的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中,甚至商人中已有了超越武士身份的大豪杰了。
材料三 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武士们衣饰讲究,膳食丰厚,居住华丽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世事见闻录》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关于“武士……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开始出现,商人逐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武士阶层走向没落,要求改变现状,由维护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一支反对幕府统治的力量。
(2)不正确。作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因素对封建社会的冲击的进步性,而是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只看到某些消极因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