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
A.1993年欧盟的成立
B.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C.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D.2002年欧元作为欧元区单一货币正式启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欧共体发展到欧盟是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欧洲联盟是经济政治实体。B项条约的签订只是决定要成立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是在1993年,故选A项。CD项是欧盟成立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点评:欧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发展到现在是欧洲联盟。欧洲一体化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建设需要特别关注。除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美洲的区域集团化、亚洲的区域集团化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C.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可知,涉及到的主要是经济和生活问题。A.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B.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和D.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上三项均与这一现象无直接联系;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
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3分)。
(2)从韩非子到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儒家思想的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3)分析材料三中核心思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3分)
参考答案:(1)核心思想:材料一:实行君主专制。(2分)材料二: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材料三:论述了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2分)
(2)变化过程:①战国时期备受冷落;(1分)② 秦朝遭受压制;(1分)③ 西汉武帝时获得独尊。(1分)
(3)特点:早期民主启
蒙思想(具有民主色彩)。 (1分)
主要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衰落,其弊端日益暴露;?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外无市场联系,内无资金积累”。洋务派创办的下列企业中,最能表明此特征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故“外无市场联系,内无资金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到:“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以下选项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C.厚之以德,抚之以仁
D.轻徭薄赋、戒奢从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