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结果是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阀的空间
B.国际贸易下降并进而加剧经济危机
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D.各工业国找到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种现象表明资本主义各国为了转嫁危机,纷纷大打关税战、贸易战,争夺世界市场,导致各国矛盾加剧,也导致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因此选B,ACD都不是对这种现象的正确理解。
点评: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加深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A、示威游行、工人罢工、社会动荡B、法西斯势力趁势抬头(以德、日为最突出)(2)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A、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在国际市场上争夺,矛盾尖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于1933年开始实行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生产在盲目扩大,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在相对下降,出现了生产相对消费过剩的局面,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因此罗斯福新政主要是压缩生产,改善经济结构,扩大本国人民的就业,提高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B项和C项不利于增加本国人民的就业机会,扩大消费,故错误。经济危机发生后应该压缩生产,不是扩大生产规模,故D项错误。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有利于提高劳动人民的消费水平,从而缓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故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罗斯福新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模式。新模式主要“新”在
A.国家加强经济干预
B.依靠市场调节经济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二者相似之处表现在
[? ]
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人民的主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