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2、判断题 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3、判断题 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4、判断题 1979年某地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该地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
5、判断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炮舰外交叩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依条约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商埠(广州、厦门、上海、福州、宁波),这些对外通商商埠之开放即为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历史之开端。随着对外战争失败与不平等条约缔订,中国被迫开放更多沿海港口与内陆城市作为条约口岸,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与其他中国城市有两个不同处……
——摘编自周子峰《20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材料二 1943年1月11日,中国和英国、中国和美国分别在重庆、华盛顿签订《中英新约》和《中美新约》。《中美新约》废除《辛丑条约》,美国“放弃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等。新约宣布废除英国和美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但关于香港问题,英国坚持在战后方得考虑。
材料三
中美贸易状况表
时间
| 美对华出口 (百万美元)
| 中国对美出口 (百万美元)
|
1972年
| 60
| 32
|
1975年
| 304
| 156
|
1980年
| 3 755
| 1 059
|
1985年
| 3 855
| 3 840
|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国人在华享有特权的角度简析“通商口岸与其他中国城市有两个不同处”的具体表现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贸易状况并简析其原因。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你对条约体系的认识。(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