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放映出当时中国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合理调整了原有的中国工业化布局,新建了一批新型工业化基地,如沈阳等地,所以这一时期工业成就显著,原有老工业地区的工业增长落后于新建工业地区的工业增长,也低于全国工业增长的平均水平,答案选C,A项说法错误, B D两项材料无法直接体现,也与题意主旨无关。
点评:高考对“一五”计划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一五”计划背景;②“一五”计划的内容;③“一五”计划的影响。“一五”计划完全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一部著作里出现右边材料中的一系列小标题,据此推测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是

A.世界市场确立的主要途径
B.全球化过程中的就业危机
C.自由放任政策不合时宜
D.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加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用付给一个瑞士人的钱,可以雇用三个印度人”,“临时工的回潮”可知是就业危机问题,这是世界畅销书《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的章节内容,德国《明镜》杂志两位著名记者跑遍世界各地,收集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写成这本书,生动地描绘了全球化图景及其带来的各方面的负面后果,并提出了克服这些后果的方法。ACD在材料中没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美国独立的历史必然条件:①北美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②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③启蒙思想的传播?④涌现了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历史必然条件”,这就限定了我们必须从导致美国独立的诸条件中找出反映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统一的市场,共同的语言以及民族意识的增强均是一个国家独立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所以此题的选项①、②、③合符题意,而选项④中提及的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虽然在美国独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只属于个人的偶然的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历史的必然的条件,故此题的正确的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赞同周桂钿的观点。在经过长期动乱后建立起来的汉武帝政权是社会秩序的代表,是社会安定的保障。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为汉武帝政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故选A。B项中的思想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思想;D项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相关内容。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l872年,时人记云:“洋人租界地方,熙来攘往,击毂摩肩,商贾如云,繁盛甲于他处。”许多人离乡背井,来到此地,目的就是寻找从商谋生的职业,于是出现了士庶男女纷纷弃学弃农,援亲托友,流人上海,争趋从商。群趋从商成为此地人们的择业时尚。由此可见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在外力冲击下,沿海商品经济繁荣
C.民族危机加深,人口流动加快
D.清政府鼓励经商,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