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也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上述材料中的“共同利益”主要指的是
A.缓和台湾海峡紧张局势
B.对付苏联的威胁
C.对付7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
D.结束越南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于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的世界战争,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D.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针对的是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
C.“韬光养晦”指是专注国内发展、少参与国际事物
D.“有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两极格局逐渐解体的国际环境变化,邓小平提出这一外交战略,B项正确;这一外交战略强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D项正确;并不是少参与国际事物,C项错误;也符合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一贯立场,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将在中国三亚举行,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这表明中国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B.致力于周边国际关系
C.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D.与世界大国建立各种类型的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