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
| 1985
| 1990
| 1995
| 1999
| 2000
|
报纸总印数(亿份)
| 246.8
| 211.3
| 263.3
| 318.4
| 329.3
|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280799
| 647762
| 2332 164
| 2931 682
| 3381 466
|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38056
| 91572
| 383513
| 526483
| 585007
|
互联网用户(户)
| ?
| ?
| 7213
| 3014518
| 9021717
|
请回答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
A.报纸? B.广播节目? C.电视节目? D.互联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发展的速度最快”才是本题的题眼,表格内容尽管很丰富,但是比较的是发展“速度”,这一点务必要明确,不难发现D.互联网发展是最快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是
A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B基层民主选举 C人民代表大会 D政治协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村委会、居委会是中国最基层的政治机构,村委会和居委会干部的产生方式应该是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故选B。基层民主建设的完善的关键步骤是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97年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发达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防大学
B.泰国“泡沫经济”的破灭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实质”“从泰国……世界性……”,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那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会波及全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37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孟子、荀子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4分)
材料三?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四?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请回答: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是怎样形成的?据材料四分析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9分)
(4)据材料五,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8分)
(5)据材料三、四、五分析理学的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主张: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4分)
(2)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苟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4分)
(3)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统治出现危机,宋代儒家学者吸收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儒家关注现实相结合,形成以“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3分)
理学继承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6分)
(4)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提倡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8分)
(5)宋明理学维护专制统治,(3分)压抑遏制人的自然欲求;(3分)但理学注重人的气节和品德,(3分)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一?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寡妇“逾墙淫奔,无耻之尤”;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二?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宋明理学家和李贽对同一史事的评价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评价不同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
(3)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宋明时期,封建专制加强,“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对妇女贞洁的极端强调,扼杀人性。(2分)明末,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解放人性成为时代潮流。李贽否定天理的存在,主张追求幸福生活,因而肯定卓文君对婚姻的追求。(2分)
(2)推崇儒学。(1分)(或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批判儒学(1分)(或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
目的:批判专制主义,教会神学,发展资本主义。(2分)
(3)万有引力定律(2分)。近代科学影响: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2分)思想领域影响:(2分)成为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武器,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本题考查的是宋明思想不同的原因,宋代由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且程朱理学的产生对妇女贞洁的极端强调,扼杀人性。而在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冲击作用,所以蔑视礼教,追求解放人性成为时代潮流。故李贽肯定卓文君对婚姻的追求。
第三题,“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表明他推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表明他们批判儒学。推崇儒家思想的本质目的在于批判专制主义,教会神学,发展资本主义。
第三题,“行星之谜”的“规律”指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