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形势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战役影响的是

A.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B.使苏德战争的局势开始发生了根本转折,推动了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深刻变化
C.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增强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促进了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出现转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图片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调动与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来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题中地图反映是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此战争使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所以正确选项是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导致苏军失利的因素中不包括?(?)
A.大清洗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B.苏联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不足
C.苏军在防御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
D.苏联对日宣战使得苏军兵力分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导致苏军失利的因素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再认再现可知,A、B、C都是正确的,则苏联对日宣战是1945年8月,是欧洲战场结束三个月后。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3年2月14日,国联特别大会提出了一万五千字的《关于中日争议之报告书》,2月17日在日内瓦向全世界发表。《关于中日争议之报告书》是国联处理日本侵华问题过程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决议。
报告书认为,日军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是合法的自卫手段。解决中日争端的任何方法,都必须遵守国联盟约、非战公约和九国公约等国际法的规定。
报告书认为,“满洲国”的成立并不是中国东北民众自发的独立运动,完全是日本一手策划的。……“满洲国”是不合法的政权,所以不能予以承认。
报告书认为,“无论在法律上、事实上将东北三省等自中国他部割离,日后恐将造成一严重‘未收回领土’问题,使中国长存敌意,以致危及和平”。因此,报告书认为维护和平的必要条件就是“维持中国主权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报告书详细地描述了国际共管中国东北的方案:第一,召集顾问会议。“顾问会议的最后议案由中国政府列入宣言之内,并转送《九国公约》的签字国。“第二,成立东三省自治政府。“自治政府行政长官得指派相当数额之外国顾问,其中日本人应占一定比例”。第三,组织特别宪警。这个队伍“既为东三省境内唯一武装实力,其他一切武装力量(指中国方面或日本方面之一切特别警察或铁路守备队),即应退出东三省境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国联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之报告书》中的主要观点。(8分)
(2)依据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国联特别大会提出的《关于中日争议之报告书》。(7分)
参考答案:(1)主要观点:驳斥日本自卫的谎言,暗示了日本对中国进行的是侵略战争;宣布不承认“满洲国”;明确肯定东北三省是中国领土;要与日本共同分享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8分)
(2)评价:基本上实事求是地揭露了所谓满州事件的真相,给中国以道义和法律上的支持,有助于中国维护领土完整和行使对东北地区的主权;在国际上孤立了日本,对其进一步侵华起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报告书也存在许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为了得到一个两全的结果,提出了解决满州问题的错误建议。它违背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处理国际争端方面留下了不太光彩的记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7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说法,确切的是
①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②具有中立自保的性质
③加速了世界战争的爆发?④具有对外扩张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苏联来说,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对德国来说,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3年3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侧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 )
A.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
B.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企图挑战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C.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
D.深刻反思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社会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东京审判是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而安倍的话“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是在质疑东京审判。故B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