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1980年8月召开的全国五届人大第十五次会议上,《特区条例》获准通过。对此,《纽约时报》评论道:“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与《特区条例》紧密相关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香港问题的谈判
C.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D.加入WTO的决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是在农村;BD也与题干时间不符;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选C。
点评:从高考的角度看,中国现代经济文明考点一 、现代中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及脉络;考点二、全面认识经济特区;考点三、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城市
C.城市
D.国营企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故选A。农村的改革率先是有安徽等地在1979年发起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到城市。因此BCD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②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③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从1978年到1992年”这个时间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目的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同年召开的十四大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故选C。根据以上分析ABD均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小调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小调歌赞扬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制
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化
D.土地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