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九)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春耕秋收的群众动员,解决贫苦农民耕牛、农具、肥料、种子的困难,今年开荒六十万亩,增加粮食产量四十万担,奖励外来移民。 ?
(十一)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反对垄断统制,同时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扶助手工业的发展。 ?
(十四)继续推行消灭文盲政策,推广新文字教育,健全正规学制,普及国民教育,改善小学教员生活,实施成年补习教育,加强干部教育,推广通俗书报,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欢迎科学艺术人才,保护流亡学生与失学青年,允许在学学生以民主自治权利,实施公务人员的两小时学习制。
(十五)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药设备,欢迎医务人才,以达减轻人民疾病之目的,同时实行救济外来的灾民、难民。
——摘自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农村的措施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景: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陕甘宁边区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2)措施: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农业;发展工商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作用: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3)认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建设,改善农业面貌;中国共产党注意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生产力。(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 ]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英国资产阶级激进派科贝特创办的《政治纪事》《黑矮人》等报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此时工人“觉悟”提高是指( ? )
A.工人们要求提高生活待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C.工人们积极争取获得政治权利
D.工人们不再同资产阶级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
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第一国际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
形势下产生的。1848年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
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
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
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必须在
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国际主义
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
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他们甚至没有想到,……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
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但却使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西欧
各国的革命……。
……“孟什维克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口头禅是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
水平。”……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
平”究竟怎样,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
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他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
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本书上
读到过,说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
——列宁《论俄国革命》
请回答:
⑴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物质生产、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指的是什么。(6
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第一国际产生的历史条件。(6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什维克强调的“文化水平”的含义是什么?针对材料
中孟什维克的论调,列宁提出了怎样的观点?(6分)
参考答案:⑴物质生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3分)
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
主义学说。(3分)
⑵五六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高涨;资本主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
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国际主义意识的增强。(6分)
⑶孟什维克: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列宁:通过革命夺取、建立政权,再逐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而且指出这是历史发
展的特殊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1)问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物质条件。
第(2)问主要考查第一国际产生的条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事实
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______周年
A.60
B.65
C.70
D.75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题思路点拨:1945年,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距2005年恰好是60周年。
方法点拨:历史上的时间历来是记忆的难点,历史事实多,时间难记,但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要准确记忆。高考中涉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比较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