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经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产品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B.作者极力主张全球范围内废除贸易保护主义
C.批评了有关国际机构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无所作为
D.痛斥当今国家采用战争手段扩大市场的行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可以判断出国际机构对不平等贸易的无所作为。故选C。A、B、D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资本主义货币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意义是
A.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B.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C.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D.确立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规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要求是“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了世界货币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这一国际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以上材料中龙永图所说的“这一国际组织”是指
A.亚太经合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世界银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可知该组织的产生有利于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及规范化和制度化,由此可知该组织应为关贸总协定,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周期为50年左右的景气与萧条交替的长期波动。在每一个周期,都会出现一个或几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利用当时出现的种种机遇,充当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1945年前后,美国充当“增长极”的措施不包括
A.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美国在世界金融的支配地位
B.推行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C.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
D.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主导区域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首先叙述了每个周期中都有一个或几个强国主导世界经济的增长,从而实际上考查美国在1945年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各个选项,联系所学史实,只有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因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1994年正式诞生的,与1945年没有关系,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上是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 ]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