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片,可知是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创立,因此选B,.
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隋唐三省六部制内容:①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②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都对皇帝负责;③尚书省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不对,现今国家应培养各方面的人才;C不对,是对科举制含义的阐述,而非作用;D不对,这是一种官本位思想,与现今社会的发展不符。科举考试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所以科技制度虽然在清末被废除,但这些原则仍然被贯彻下来。
考点:本题考查科举制度。
点评:以古为鉴,可以察今。学习历史还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理解历史事物对当今的借鉴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唐时宰相李绛说:“人臣死生,系人主喜怒,敢发口谏者有几?就有谏者,皆昼度夜思,朝删暮减,?比得上达,什无二三。”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A.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所致
B.朝中大臣畏惧残暴的君主
C.唐朝没有群臣上谏的规定
D.唐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人臣死生,系人主喜怒”、“比得上达,什无二三”等信息反映了人臣的生死、谏言采纳与否都要取决于皇帝的喜好,说明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因此选A。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弊端:皇权专制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在思想方面,钳制了人民的思想。所有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①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北宋枢密院的设置?
③元朝设立中书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对比唐和北宋,元朝实行一省制,丞相权力很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等,经常造成政局动荡;清朝设立军机处可以加强皇权,但明朝就已经废除丞相制度,故与题干的叙述并不相符。因此选C。
考点:古代中国专制制度
点评:自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1)演变:①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汉朝: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以加强皇权;同时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以丞相为首的三公职权,这一现象在东汉更为明显。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三者之间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牵制,使军国大权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从而有效地巩固皇权。④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进一步便于皇帝总揽大权。⑤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2)趋势:君权与相权的权力之争中,通过分割相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说明了君主专制制度日益走上极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元朝行省制度、秦朝郡县制、周朝分封制,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