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商场里用欧元购物最早可能发生在哪一年?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2、判断题 宋明时期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C.产生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D.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绽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绽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3分)
(2)材料二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1分)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三分析其成因。(2分)
(4)新中国过渡时期,材料中的民族工业是如何获得新生的?(2分)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一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增加了177亿元,而在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增加了161亿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等重要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二?农村人民会社化的实现,是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了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个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有可能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车或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摘自《1960年政治工作报告》谭震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2)材料二所制定的经济目标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说明其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制定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8分)
5、判断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文明发展史上的两位伟人。下列对两人思想共同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都强调人要有一定的美德
B.都提倡中庸的思想
C.都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D.都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