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A.机器工业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主政体的建立
D.传统观念的转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理解“近代化”的概念,注意时间“20世纪初”,这是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近代化的表现,但是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时问范围内,最大成果应该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政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出的显著变化有
①中国革命的性质?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④中共的中心任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在两个阶段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性质没有变化,①不属于变化,可排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原来以阶级矛盾为主,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的政治斗争策略原来是工农武装割据,到抗日战争时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的中心任务也由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故D项正确。
考点:抗日战争的背景
点评:以中共的转变巧妙的考查抗日战争的背景,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吏部是清政府中央机构之一,根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光绪年间侵略军进入北京,吏部也被占据,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在道光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咸丰年间;甲午中日战争是在光绪年间,但没有攻入北京;因此选D。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
点评:近代前期古都北京先后两次被侵略者占据,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攻入,咸丰出逃;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八国联军攻入,慈禧和光绪出逃。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有一首革命山歌里唱到:“朱毛红军到古田(注:福建省古田县),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革命山歌
A.与革命根据地开辟有关
B.与红军长征有关
C.与北伐战争有关
D.与淮海战役有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华北太岳闻喜三区店头村翻身农民召开敬奉毛主席大会。大家都说:“过去敬灶君爷,什么事都不顶,毛主席一来,咱就翻了身,才是真正的活财神哩!”大会结束后,全村群众到家里都把灶君爷的像扯掉,贴上毛主席像,每天吃啥敬啥,还有鞠躬,形成敬奉毛主席运动。该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革命根据地实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B.解放区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
C.新中国成立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斗倒了地主,分得了土地,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从内心深深感谢毛主席。所以出现了敬奉运动,感谢毛主席帮助他们实现了温饱问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