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错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
日本银行的《经济统计月报》显示,在1984年到1989年间,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9,远远超出了同一时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的9.2%;同时对房地产融资余额也从1984年的17万亿日元增加到1989年的43万亿日元。
在1985年到1989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为61.7万亿日元,而同期却筹措了233.1万亿日元,其中有171.4万亿日元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筹措到了实际生产需求的近4倍资金,其中有近75%被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等。
随着日本出口迅猛增长,日美经济摩擦加剧,1985年9月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由于日元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出口锐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当时,“股价神话”和“土地神话”——什么都可以跌,只有股价和地价不会跌——被投资者普遍认为是真理。
日经平均指数从1985年年底的13000点暴涨到1989年12月29日的历史最高点38915点,随后快速下滑,到1992年8月中旬,股指已降至14309点,接近泡沫开始时的13000点。与此同时,地价进入了痛苦的缓慢下跌通道。金融、土地投机泡沫崩溃,日本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萧条期:日经平均指数降至8000点;地价跌为最高值的20%左右;在1992年到2001年期间,各银行的不良债权损失总额高达90万亿日元,约占泡沫期贷款增量的80%。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今天的中国面临着与当年日本极为相似的局面。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吸取那些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10分)
参考答案:正确对待外国压力,控制人民币升值;控制土地、房地产过度投机;控制股票等金融过度投机;加强投资风险教育;努力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监管。
本题解析:从第三段的“广场协议”可以看出要正确对待外国压力,从其他各段得知要控制房地产和股,从第五段可以看出要加强银行信贷的监管,从第四段的“股价神话”和“土地神话”,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到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芡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能以计划与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3)一致。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指明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必然的,走西方道路行不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